您好,欢迎访问Im电竞端口-im电竞平台首页下载ios网站!
推荐产品
推荐新闻
im电竞平台下载ios
咨询热线
15192971111
全国售后热线:
15192971111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查看大图 加入收藏夹 我要评价 告诉朋友

受权发布:山东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4-06-20 17:46:43 来源:im电竞平台首页 作者:im电竞平台下载ios

联系电话:15192971111
分享到:
产品介绍
立即咨询
手机扫一扫

  (一)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我省是食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省,拥有粮食加工、食用植物油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果蔬加工、乳制品、方便食品、焙烤食品、罐头、调味品及发酵制品、酿酒(含白酒、啤酒、葡萄酒等)、饮料等20个行业,形成了门类齐全、产业链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2013年末,全省拥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5575家,从业人员120余万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出口额均居全国同行业第1位。(见表1、表2)

  (二)重点区域、产业集群带动作用明显。青岛、临沂、烟台、潍坊、德州、威海、聊城7个市的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合计占全省食品工业的68.3%。以骨干企业(集团)为龙头,以园区为依托,已形成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15个特色产业集群。2013年,产业集群合计主营业务收入约2000亿元,占全省食品工业的13%。(见表4)

  (三)优势行业和骨干企业竞争实力较强。食用植物油加工、畜禽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果蔬加工、酿酒等是我省食品产业中最具竞争力的行业。2013年5个行业合计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797亿元,占全省食品工业的56.98%。(见表5)

  2013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食品工业企业200多家,山东六和、临沂金锣、西王集团、青岛啤酒、渤海实业、香驰控股、诸城外贸、得利斯、烟台张裕、山东鲁花等10家企业过100亿元,合计主营业务收入2412亿元,占全省食品工业的15.6%。有7家企业进入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行列。

  (四)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十一五”以来,我省重点食品行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啤酒、葡萄酒、淀粉糖(功能糖、醇)行业的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食用植物油、乳制品、畜禽肉制品、冷冻调理食品等行业的骨干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2013年末,全省60%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设有技术研发机构,19家企业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3家企业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占全省的14%和10%;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食品发酵研究设计院和8家重点食品企业组建了“山东省食品发酵行业技术中心”,攻克了一批制约产业化升级的关键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六)食品质量和标准化水平稳定提高。2011-2013年,全省243个食品被认定为山东名牌产品,青岛啤酒、烟台张裕、得利斯等9家企业获得省长质量奖。286个食品商标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77个食品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截止2013年底,全省1820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了ISO22000认证或HACCP认证, 734家企业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2713家企业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3303家企业通过了无公害食品认证。2013年,全省食品监督检验抽查批次合格率由2011年的81.8%上升为91.6%,实物质量合格率由2011年的93.2%上升为94.6%。179家食品企业认定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其中AAAA级企业13家,AAA级企业37家。我省食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目前啤酒、葡萄酒、畜禽肉制品、冷冻调理食品、功能糖等行业的骨干企业产品内控标准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一)原料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我省是农业大省,粮食、花生、蔬菜、果品、水产品、畜禽肉等大宗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尽管在粮食加工、畜禽屠宰加工、果蔬加工等行业占据了优势地位,但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果蔬加工率达到50%以上,而我省果品加工率不到30%,蔬菜加工率不到20%,果蔬损失率约30%。目前,除部分龙头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加工产业链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存在原料综合利用率偏低的问题。如花生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花生饼,目前主要用于饲料,开发利用远远不够。

  (二)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我省食品工业初级加工和低档次产品多,深精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少。精深加工食品产值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占比达70%以上。与同样是农业大省和食品生产大省的河南(食品工业规模居全国第2位)相比,2013年河南省食品制造业产值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4%,而我省占比仅为15%,差了9个百分点,河南省糕点、饼干、米面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等5个行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91亿元,是我省同行业的3倍。与保健食品发展最快的广东相比,2013年我省保健食品主营业务收入54.5亿元,利润6亿元,而广东主营业务收入328.7亿元,利润91.6亿元,分别是我省的6倍和15.3倍。

  (三)部分行业品牌影响力较弱、效益不高。我省是食品生产大省,但不是品牌大省。在全省食品产业中,肉制品、食用植物油、啤酒、葡萄酒四大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比较高,重点龙头企业品牌优势比较明显,而白酒、乳制品、饮料、焙烤食品、方便食品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则较弱。在《品牌观察》发布的2014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榜单中,其中有80个食品品牌,而我省只有6个(青啤、张裕、金锣、鲁花、得利斯、龙大)品牌上榜,数量列广东、四川、北京之后,居全国第4位,与食品工业大省的地位不相称。

  我省农副食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3%,低于河南的7.9%;食品制造业7.3%,低于河南的10.2%,也低于全国10.9%的平均水平;饮料酒制造业8.7%,不仅低于江苏的24.5%和四川的13.4%,也低于全国12.6%的平均水平(见表6)。我省白酒产量居全国第2位,但产品附加值、品牌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较低,吨酒利润只有0.24万元,与贵州(7.16万元)、江苏(1.07万元)、四川(0.87万元)相比,效益差距明显。

  (四)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我省除青岛啤酒、烟台张裕、鲁花、西王、保龄宝、好当家、泰祥等重点龙头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研发队伍和较强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外,大多数中小食品企业对人才培养、科技投入和技术研发应用不够重视,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缓慢,科技成果转化率低。2013年,全省食品工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和新产品产值率均不到1%,低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

  (五)区域产业布局不尽合理。我省食品产业优势行业、龙头企业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市县,全省食品工业过1000亿元的7个市,中东部有5个,西部只有德州、聊城2个。西部菏泽、济宁、泰安、莱芜等市,食品资源较丰富,但果蔬加工、畜禽加工、方便食品等行业发展缓慢,致使大量食品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2013年,上述4个市食品工业合计主营业务收入1412亿元,仅占全省食品工业的9.2%。

  (一)食品消费需求升级带动食品行业持续增长。我国肉类、乳品、糖等食品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从生存型消费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向高品质、多样化发展,推动了食品消费总量的增长。2013年,美国人均肉类年占有量 120 公斤,欧洲人均84公斤,而我国人均61.5公斤;美国人均淀粉糖年占有量43公斤,欧洲人均26公斤,而我国人均10公斤;世界人均乳品年消费量200多公斤,而我国人均26公斤,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总体分析,国内食品消费需求仍具有较大增长潜力。从消费结构看,名、优、特、新和深精加工食品、直接制成品的比重不断提升;海洋食品、畜禽肉制品、调理食品、方便食品、饮料、乳制品、休闲食品和营养、保健食品等行业将得到较快发展;小麦粉及面制品、食用植物油、调味品等大众化必需食品和食品基础原料(如专用面粉、专用油脂等)、食品添加剂以及酒类嗜好食品等将稳定发展。从国际市场看,我省调理食品、鱼糜制品、冷冻及脱水蔬菜、芦笋罐头、浓缩果蔬汁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仍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二)产业布局向全球化、区域化发展。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食品原料和消费对全球市场的依赖度不断增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食品产业布局的全球化、区域化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国际食品巨头依靠品牌、资金、资源优势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力度,在乳制品、食用植物油、肉类、葡萄酒、啤酒等重点行业,逐步增强对我国市场原料和终端产品的控制力度。如益海嘉里旗下“金龙鱼”、“胡姬花”2个品牌小包装食用油产量占全国的30%以上,大豆原料全部进口。另一方面,中国粮油、上海光明、河南双汇及我省青岛啤酒、烟台张裕等国内知名食品企业采取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化、区域化经营,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应对食品原料和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并取得良好的成效。如上海光明集团从2008年8月到2012年5月进行了5次收购,先后控股云南英茂糖业、四川全兴酒业、新西兰新莱特乳业、澳大利亚马纳森食品公司、英国谷物食品公司维他麦等企业,推动了集团做大做强,2013年上海光明食品集团销售额达1394亿元。河南双汇2013年9月收购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世界最大的生猪养殖及加工企业),去年双汇集团销售额突破1300亿元。张裕集团在新疆、宁夏、陕西、北京、辽宁等地建葡萄种植基地20万亩,并在当地建设了葡萄酒加工基地、酒庄。

  从省内看,食品企业加快在原料主产区或重点市场区域建设生产基地,布局趋向合理,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如粮食加工业主要向西部小麦、玉米主产区济宁、菏泽、滨州、聊城等地转移;大豆食用油的原料主要靠进口,继续向滨州、日照、临沂等临港区域集中;海洋食品继续向威海、烟台、青岛、日照等沿海地区集中;畜禽加工向潍坊、临沂、聊城等畜禽主产养殖区集中;果蔬加工向盛产水果的烟台、临沂和蔬菜主产区潍坊、临沂、济南、济宁等区域集中或转移;乳品加工继续向奶源较丰富、市场销量较大的济南、淄博、泰安等区域集中。

  (三)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推动食品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已经成为推动食品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超微粉碎、挤压膨化、超临界萃取、膜分离、酯交换、真空处理、冷冻干燥、瞬间杀菌、微胶囊技术、高效浓缩发酵技术、微波技术、分子蒸馏等新技术广泛推广应用,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和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不断地应用于食品产业领域,逐步解决制约食品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推动食品产业向深精加工和上下游延伸,实现了传统食品产业向工业化、信息化的转变。

  (四)食品安全对食品产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基本公共卫生问题,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形成了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投入,基本上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模式。目前,我国正在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修订,将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食品监管机制,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执法水平。食品企业必须加快食品安全、标准化和诚信体系建设,实行产品追溯和召回制度等措施,逐步建立完善“从农田到餐桌”(原辅料生产、收购、加工、储运、销售)全过程监控的管理体系,提升我国食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安全感和美誉度,增强竞争力。

  (一)总量指标。2014年至2020年,全省食品工业保持平稳发展,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等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食用植物油、畜禽肉制品、海洋食品、啤酒、葡萄酒、功能糖等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二)结构指标。到2017年,精深加工食品的比重由2013年的40%左右提高到45%以上。到2020年,精深加工食品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三)安全指标。到2017年,规模以上食品企业通过ISO22000或HACCP认证的比率由2013年的32.6 %提高到40%以。


Im电竞端口